隻追求主播效應 直播帶貨難免“翻車”

2020年06月24日09: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隻追求主播效應 直播帶貨難免“翻車”

  若評定2020年的高頻熱詞,無疑少不了“直播帶貨”。據商務部統計,僅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已超過400萬場。

  直播帶貨火爆,也存在消費糾紛問題。北京消協通過對直播帶貨平台的調查,發現有部分平台存在虛假宣傳。中消協的消費者調查也顯示,有37.3%的人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即便在直播帶貨處於上升期的2019年,品控、售后、發貨等問題也頻頻發生。

  有消費就會有糾紛,就會有消費者的維權,從這點上說,維權直播帶貨並非新鮮事。虛假宣傳、品控售后發貨等問題,其存在時間堪與電商發展史比肩。直播帶貨不僅是消費場景變化,也是電商經濟的新增長極。大量線下經營主體轉戰直播風口,交易規模擴大,若不充分重視消費者維權問題,便是漠視消費者權益。

  從監管層面說,若未及時祭出重拳,便會有治理真空,威脅方興未艾的直播帶貨經濟。長久看,受益於直播帶貨的各類市場主體,也不免遭其連累。對線上真實存在的虛假宣傳現象、假冒偽劣產品,監管要持久在線。

  直播帶貨本質是營銷,直播是形式,帶貨才是根本。為了爭奪消費者,帶貨必然追逐主播影響力、價格優勢及銷量數據。直播“翻車”的原因往往是重營銷、輕產品質量,導致品控售后出紕漏。

  中消協調查發現,觀看直播的人主要是了解商品,“性價比”和“喜歡程度”是購物關鍵因素,有60.1%的人是因商品性價比才“剁手”下單。因而,直播帶貨隻追求主播效應,忽略質量管控,無疑是本末倒置。

  直播帶貨能快速發展,離不開電商平台運作。然而,為搶市場,吸引帶貨主播、產品品牌入駐,不免有平台在監管上睜隻眼閉隻眼。整治直播帶貨亂象,平台要主動作為。調查中,受訪消費者對於“主播是否就是經營者”的問題認知較為模糊,這導致人們有意維權,卻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因而平台要明確帶貨責任,暢通維權通道。

  除極少數頭部主播外,不少帶貨主播的從業素質不盡如人意,比如對品牌的生疏,導致介紹時無法滿足觀眾需求,難以讓消費者產生黏性。

  新事物發展並非一路暢通,而總是在動態中完善,直播帶貨同樣如此。近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牽頭制定《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兩項標准,將細致規定直播帶貨准入、運維及監管方方面面。今年7月,浙江將首發直播電商服務規范,設置主播“負面行為”清單。這些舉措的出台,釋放著引導規制直播帶貨行業發展的信號。隻有行業內外規范力量增強,專業人才涌現,直播帶貨經濟才能逐步告別亂象。(白毅鵬)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