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李萬章帶領群眾再造致富“引擎”

2020年05月28日14:20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供圖

“群眾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要沖在先、干在前。”這是支撐雲南省富源縣人大代表李萬章多年為民默默付出的人生信條。

今年55歲的李萬章,出生在富源縣黃泥河鎮迤更者村的一個貧困家庭,由於兄妹多、家庭貧困,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幫助父母干活養家。

1995年,在朋友幫助下,李萬章到鎮上干起了運輸、承包了建筑工程,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十多年的時間,他積累了不少資本和人脈。通過多年在外打拼,已經小有身家的李萬章,心裡總是記挂著老家那些走不出來、富不起來的鄉鄰。

“村民不缺土地、不缺勞力,缺的是帶頭人和好產業。”在李萬章多次回村調查了解后,心裡有了初步規劃和發展思路。

2012年,李萬章在村裡流轉了100畝土地發展三七、白芨等中草藥種植。到2014年,李萬章種植中草藥賺了100多萬元的消息在村裡傳開,陸續就有村民到種植基地向他請教學習,希望跟著李萬章發展中草藥種植。

看著村民們有了想發展的念頭和干勁,李萬章回憶當時說:“有了自己賺錢的例子,村民們才能想方設法找路子、求發展,徹底走出傳統小農產業的局限思維。”

在李萬章的影響帶動下,村裡有10多戶跟上了種植步伐,幾年下來,有的農戶已經通過種植中草藥增收脫貧,有的蓋起了大房子、買了小轎車。

供圖

“自從前些年大家跟著李萬章種了白芨,他不僅給大家提供技術指導,還把收購商引到村裡來,大家有了不錯的效益,這幾年村裡跟著種的人家更多了,每年種得少的能增收幾千上萬元,多的能有幾萬甚至更多。”村民盧維政說。

到如今,原本家家戶戶依靠傳統小農產業度日的村子,有了你超我趕干產業的濃厚氛圍,李萬章也因為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2017年當選為富源縣人大代表。

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后,李萬章對脫貧攻堅有了系統的了解。除了帶動村裡發展,結合全鎮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需求,李萬章在集鎮建起了300畝的示范種植基地,為更多村子提供了產業參考,基地用工也為附近村民提供了20多個就業崗位。

“從種植基地開始建設,村裡就有很多人來打工,有的天天來,有的偶爾來,每天80元,一個月下來,也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足夠家裡的生活開支。”一直在基地打工的紅岩腳村民黃石菊說。

無論是在村裡還是在集鎮,李萬章的種植基地周圍都通上了機耕路,很多之前已經荒廢的土地,因為通了機耕路被復種,享受了種植便利的農戶很感激李萬章。

為了讓更多農戶用上機耕路,更多荒地變良田,李萬章自己出資,有時連續幾天到農戶家協調機耕路佔用土地,先后在村裡和集鎮周邊村寨修建機耕路20余公裡。

“剛聽說李萬章為大家修機耕路,很多農戶不僅滿口答應,私下裡大家還主動當起了協調員,幫助勸說少部分有爭議的村民。”談起李萬章修機耕路的事情,黃泥河居委會干部感觸道。

李萬章修機耕路的事情很快傳遍全鎮,在全鎮興起了村民自發組織修建機耕路的熱潮。

迤更者村支書黃志俊說:“大家看到了機耕路帶來的好處,兩年的時間,全村所有的山地、坡地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部通上了機耕路,山貨出山徹底告別了人背馬馱,村民發展致富的底氣更足了。”

“村村通路能夠方便大家生活,而山山通路就能激發村民的生產熱情,引來企業入駐,把土地資源優勢充分轉化成村民增收致富新引擎,造福一方百姓。”看著大山深處縱橫交錯的機耕路李萬章信心滿滿。

據了解,去年該鎮規劃的萬畝花椒種植產業,今年已全部在通上機耕路的幾個村寨落戶。不出幾年,那濃濃椒香必然溢滿山谷村庄,千家萬戶過上幸福生活。(郭燚 吳振坤 陳 軍)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