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依托種植業、加工業、農村電商,解決貧困戶就業

有班上 日子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②)

記者楊文明 張雲河 程 煥

2020年05月14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有班上 日子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②)

圖①:李義華對沃柑苗進行虫害檢查。羅志成攝圖②:覃玉萌在加工皮包。覃文軍攝圖③:吳小夢通過網絡直播售賣綠殼雞蛋。蒯華揚攝

核心閱讀

各地通過多種渠道,幫貧困戶端穩飯碗。村裡培育產業,村民到種植基地打工賺錢﹔干部介紹工作,不出遠門靠加工皮包掙工資﹔直播銷售山貨,不但自己有收入,還能帶著老鄉一起奔小康。

雲南瀘水貧困戶李義華:

養護果樹 增收有路

“基地裡沃柑開花,今年就能見到收成啦!”作為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色德村的沃柑種植基地專職養護員,李義華一個月能拿到3500元的務工收入。

2018年,當駐村工作隊員、武警雲南省總隊怒江支隊宣傳保衛股股長趙慶剛提出建立色德村沃柑種植基地時,不少村民不以為然,李義華更是帶頭拒絕自家土地入股。

李義華有自己的擔心。他拉著駐村工作隊員的手算了一筆賬:“苞谷改種沃柑,最少前兩年沒有收成。我家7口人每個月光買糧食就需要多支出700元左右,一年下來就是8400元,這對我而言是筆不小的開銷。”趙慶剛說:“基地也需要勞動力,到時候你就去基地管護,收入不比你種苞谷低!”

面對村民的誤解,駐村工作隊員挨家挨戶登門宣講政策﹔又請來當地農科所技術人員,從科學角度向村民們講解了沃柑種植的可行性,終於打消了村民的后顧之憂。沃柑種植基地如期建成。

“叮咚”,拿出手機,看著銀行卡新到賬的3500元,李義華臉上笑開了花。除了像李義華這樣的專職養護員,入股村民在沃柑基地打零工一天也能拿到120元。

這兩年,除了沃柑種植基地,色德村的烏龍茶、蘋果、中華蜂養殖項目如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帶動了全村170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脫貧只是第一步,以后年底的土地入股分紅,也是筆不小的收入!”趙慶剛說。

廣西大化貧困戶覃玉萌:

加工皮包 就近掙錢

撐開皮革,沿著邊涂上膠水,按畫好的線往裡一折,再一按。粘結實后,握著膠錘把輕輕敲幾下,皮包“折邊”這道工序就完成了。“手頭有活干,我心裡就不慌了。”廣西大化欣美創皮具廠的工作台前,未脫貧戶覃玉萌一邊加工著皮包一邊說。

年初,覃玉萌犯了愁。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幫人家砍甘蔗的時節。受疫情影響,甘蔗地沒人招工,“我一個人拉扯四個娃,不干活沒進賬,渾身不得勁。”覃玉萌說。

“覃大姐,我又來走訪了。”2月中旬,一聲吆喝傳來。來人是大化瑤族自治縣北景鄉平方小學的教師韋威武,他既是覃玉萌小兒子的任課老師,又是她家的幫扶干部。一聽說她已經閑了好多天,因為要照顧孩子們又騰不出時間去外地務工,韋威武動起腦筋,想起招。

“大姐,咱縣裡的皮具廠在招台面工,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加工皮包就能掙錢,您看咋樣?”韋威武建議。揣著一肚子忐忑,覃玉萌去報了名。有了皮具廠的師傅傳幫帶,覃玉萌上手很快。皮具廠的負責人黃斌檢查工作時,都不禁豎起大拇指,立即錄用了她:“覃玉萌手腳麻利,干活利索,有時連老手都不見得能比得過她。”

就地就近把活干,牢牢端起新飯碗。發了工資,覃玉萌連忙一數,有1700塊。現在有了新工作,覃玉萌見天都是笑模樣:“我現在覺得這日子啊,特別有奔頭!”

貴州長順貧困戶吳小夢:

網上賣貨 生意不錯

“瞧,這就是小雞們撒野的地方,它們吃活食長大,生出來的蛋好吃又營養,連蛋殼都是綠色的……”在貴州長順縣鼓揚鎮岩上村的一片樹林下,24歲的吳小夢手捏一枚雞蛋,對著手機鏡頭說個不停。她正通過網絡直播,把家鄉的綠殼雞蛋介紹給更多人。

吳小夢家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原本過完春節她要外出務工,但疫情讓她改變了計劃。“手機電腦你都玩得溜,可以過來幫我們網上賣貨嘛!”就在吳小夢為工作發愁之際,駐村第一書記韋健找上了門。

2月初,吳小夢成了村裡的山貨貿易公司的賣貨主播,主要任務是銷售當地的綠殼雞蛋。上任伊始,吳小夢每天通過快手、淘寶等平台,反復介紹著綠殼雞蛋的營養價值,但說破嗓子也沒賣出幾盒蛋。

開張不順,吳小夢決定轉移直播現場。每次上農戶家收購雞蛋,吳小夢總要帶著設備一起去,小雞們平時吃什麼、在什麼地方活動等畫面,都是鏡頭重點關注的內容。

堅持一段時間后,吳小夢發現訂單漸漸在增多,生意最好的時候,20分鐘就賣出了3000多元。“通過我的鏡頭,大家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品質,自然有人願意掏錢。”

“每月基本工資1800元,公司還有績效獎勵,一點也不比在外面賺得少。”前些年,家裡有人得了場大病,吳小夢和妹妹又在上學,父母靠種地和打零工的收入招架不住,家裡因此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如今,拿著自己賺來的錢回報家庭,吳小夢說打心眼裡高興,感到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

賣雞蛋只是一個開端。吳小夢已打定主意留在村裡發展,專心經營好電商平台,為家鄉的高鈣蘋果、土蜂蜜、菜籽油等土特產插上“翅膀”,帶著大山裡的鄉親們一起奔小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4日 13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