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火災頻發 專家建議減少種植易燃樹種劃分隔離帶

2020年04月08日08: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涼山火災頻發 專家建議減少種植易燃樹種劃分隔離帶

涼山為何火災頻發

專家建議減少種植易燃樹種,劃分防火隔離帶

奮戰9天9夜,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縣項腳鄉火場已有效封控。

記者從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獲悉,截至4月6日11時,經過600余名指戰員9個晝夜鏖戰,在涼山州木裡縣項腳鄉森林火災中,火場南線、東線、西線三線已實現無明火、無煙、無氣。目前,正在進一步清理煙點。

4月2日,部分扑火隊直接從西昌火場轉戰木裡火場,歷經幾天幾夜連續奮戰,一些扑火隊員僅休息了幾個小時。3月30日,涼山西昌市經久鄉突發森林火災,19名扑火勇士不幸遇難。而在一年前,涼山木裡森林火災造成31名救火人員犧牲。

為何涼山森林火災頻發,還難以扑救?如何降低山風突變給扑火人員帶來的風險?針對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飛播林”中快速蔓延的“樹冠火”

“3月底,西南地區容易發生火災與當地氣候有很大關系。”中國林學會森林防火專委會常委劉福堂表示,涼山氣候干濕兩季分明,年日照時數居全國前列。3月,涼山干燥少雨,植被易燃﹔從地理條件看,西昌地勢較高導致風比較大,地形復雜造成風向不定。氣候、地形等因素都容易導致火災高發。

在高溫和大風的加持下,西昌的大火控制難度加大。涼山州氣象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21日-3月30日,全州平均溫度14.2℃,較歷史同期偏高2.0℃﹔全州平均降水量12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44%,其中西昌偏少88%,木裡偏少64%。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劉曉東表示,從全球來看,近幾年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強活動”年,導致極端天氣增多,很多地區高溫大風、干旱少雨,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很容易失控,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全球森林大火頻發,如亞馬遜雨林大火、美國加州大火,以及澳大利亞的跨年大火。

植被是森林火災發生的重要基礎。據劉曉東介紹,為了增加植被覆蓋率,保護生態環境,南方地區實行“飛播”造林,即通過飛機播種營造森林。當時,雲南、四川等地以這種方式種植了很多針葉樹。比如雲南鬆,這些鄉土樹種適應性強,生長好,成林快,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其中,涼山州是全國重點的飛播林區。

在西昌火場附近,還出現了一些桉樹。科普博主、植物專家汪遠指出,桉樹比鬆樹更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桉樹的種植通常更靠近民宅,更具威脅性。汪遠告訴記者,桉樹含大量揮發油,桉樹的落葉、植株都易燃,能夠引起火勢的迅速蔓延,火災之后桉樹能很快恢復。

劉曉東指出,鬆樹、桉樹枝葉中均含有大量油脂,一旦燃燒,會分解產生大量揮發性易燃氣體,導致燃燒劇烈,很容易形成“樹冠火”。在大風的作用下,“樹冠火”蔓延非常快,並產生“飛火”,形成新的火點,因此難以進行快速、有效扑救,在風向突變的情況下,對扑火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

人為因素是引起森林草原火災的主要因素。數據顯示,2010年-2019年,在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災中,由人為原因引發的佔97%以上,其中祭祀用火、農事用火、野外吸煙、煉山造林分列前4位,不少引發了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

劉福堂介紹說,由於歷史性因素,當地部分居民有野外做飯、吸煙、臨近清明掃墓等生活用火行為,以及春耕春種、燒荒積肥等生產用火行為,這些都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極個別居民忽略了防火細節,風一吹,火苗重新燃起來,未能及時扑滅就會釀成森林火災。

經久鄉的一處森林草原防火提示標語中寫道:2019年,西昌市查處野外違規用火案件97件,其中移送起訴5人,治安拘留62人,行政處罰30人。

“風是最大的麻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西昌市大營農場柳樹樁了解到,3月30日深夜,來自寧南縣的18名專業扑火隊員在1名當地向導的帶領下,從柳樹樁向火場進發,但因風向突變導致扑火隊的撤退路線被大火切斷。

“風是最大的麻煩。”在現場指揮的一位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指揮員告訴記者,在大風和多變的風向作用下,一個煙點、一顆火星隨時可能發展成明火。

風向和風力也是導致西昌火場出現復燃、蔓延的重要原因。4月1日下午,瀘山火場南線區域出現六七級大風,且以南風為主,到了傍晚風向突變為東南風,導致火勢加速蔓延。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毛德忠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西昌火場山高坡陡,風干物燥,扑救難度非常大,特別令人頭疼的是,“每天上午我們投入很大的力量,但下午兩點左右,風就很大了,而且非常亂,救援風險非常高。”

多位專家都表示,風向突變在火災中經常出現。劉曉東指出,火場會形成火場小氣候,隨著火越來越大,火場上方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周圍冷空氣補充,形成對流,就形成風。在主風和復雜地形的作用下,很容易產生風向突變。

“在這種環境扑火,特別需要有豐富扑火經驗的指揮員。”劉曉東表示,他們能夠對火行為發生突變的風險進行預判。在國外,滅火人員在扑火之前,通常會尋找或設置好一個避火安全區,並設有專門的火場觀察員,一旦風向突變,扑火人員盡快撤往安全區域。

廣東森林防火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振師也表示風向突變很常見。火災發生后,在不同時間和不同位置,風速和風向都會呈現出不同特征,山頂、山谷的風速、風向會都會隨火勢的變化而變化﹔從時間段上來說,風向也有所不同,上午、下午、晚上風向都會發生變化。

王振師強調,12:00-18:00是扑救森林火災的高危時段,這期間溫度最高、濕度最低,火蔓延速度較快。“在可燃物量大、人員行動不便的地方扑火,要千萬注意風向突變,扑火隊伍被林火包圍的危險。”

全國多地防火形勢嚴峻 預防扑救“兩手抓”

當前,全國多個地區防火形勢嚴峻。4月1日,應急管理部發文稱,預計4月2日-6日,四川南部、雲南北部的局部地區將達到極度危險級別,防火形勢異常嚴峻。此外,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南部、山西東南部的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將維持在高度危險級別。

劉曉東指出,目前我國森林火災防控形勢嚴峻,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一是氣候因素,當前,多地高溫干旱,火險天氣等級高﹔二是森林可燃物因素,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和大面積造林,森林覆蓋率逐年增加,與此同時,地表可燃物載量也在增加﹔三是火源因素,呈現出火源復雜,管控難度大的特點。三者綜合作用,導致我國森林火災防控難度加大。加上基礎設施薄弱,專業人員缺乏,科研投入少,科技支撐不足,在推進森林火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道路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針對山火頻發的地區,汪遠建議,減少易燃樹種的種植,劃分防火隔離帶,間隔種植防火耐火樹種,修建滅火取水點,民宅附近不種植易燃樹種。他還提到建立防火隔離帶的幾種形式:一種是把隔離帶的所有植物砍光﹔一種是隔離帶植物砍光后種植耐火常綠灌木﹔還有一種方式是間隔種植常綠耐火喬木。

“沒有火源是著不起來的。”劉福堂表示,控制火源是預防森林火災的關鍵,要發揮預防為主的策略,需要政府和百姓共同努力。劉曉東也強調,在火源管控方面,要層層壓實責任,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從而減少火災,尤其是重特大火災的發生﹔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和制度,加大對火災肇事者的懲處力度。

當發生火災時,救援力量的專業與否至關重要。劉曉東呼吁,地方專業扑火隊在初發火的扑救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對國家消防救援隊伍的必要補充,應加強地方扑火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建議設立相應職業,制定和完善專業扑火隊建設標准、隊員選拔和培訓標准,林火安全扑救規范,提升扑火人員待遇。

劉福堂則表示,在扑救時,首先要保護好扑火隊員的人身安全,選擇有經驗的指揮員,找好安全地點,判斷好形勢,作出正確的決策。並且,不斷加強對扑火隊員的培訓,提高隊伍扑火能力。(王林)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