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的源頭活水(人民論壇)

曹 原

2020年04月07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健康中國的源頭活水(人民論壇)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姹紫嫣紅開遍,春天的大自然總是令人向往。一段時間來,無論是在公眾的網絡社交圈中,還是在新聞發布會、媒體報道稿件中,春天都是高頻詞。疫情防控期間,久居家中自我隔離,許多人都產生了一種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的沖動。春天帶給人們的訊息,不僅是時間節令,更有勝利信心和健康希望。

  不管是獲取呼吸飲食,還是寄托平安祥和的希冀、實現美好生活的夙願,大自然都是人的生存之本。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到“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人文理念,再到“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的朴素自然觀,泱泱5000年中華文明充盈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智慧。朝著生態文明的現代化中國邁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將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升到“生命共同體”的高度,豐富了生態文明哲學觀、認識論,為我們推動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態文明源於對發展的反思,也是對發展的提升。自然保護不是困守青山的“緣木求魚”,經濟發展也不是掠奪自然的“竭澤而漁”,統籌好二者關系,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所在,也是實現民生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內容。“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社會發展的本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無論怎麼定義美好生活,良好生態必然內涵其中。

  好的自然環境無論對於疾病防控還是公眾身心健康,都有極大的正向作用。人們在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認知。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源、充足的陽光,是阻斷病毒傳播的無形屏障﹔科學的理念、自信的心態以及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戰勝疫情的制勝法寶。“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唯有用心守護健康的自然,才能收獲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健康饋贈。

  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文明進步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關系史。無數案例都說明,人類隻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在自然環境保護的問題上,我們必須算大賬、算長遠賬、算全局賬,決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健康中國的持久動能,離不開健康自然的源頭活水。保護環境、守護生態,我們每個人都要當好建設者,才能成為良好生態的受益者。推動形成全民關愛自然、關注健康的積極態勢,我們必能早日實現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的願景。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