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永平縣搭建立體化健康扶貧系統:復旦好老師 帶出好醫生

張 爍

2020年02月21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復旦好老師 帶出好醫生

  山巒疊嶂、河川縱橫的雲南省永平縣,常年駐扎著一支來自上海的醫療隊。這個曾經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因為這支隊伍的到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緩解,一整套以縣級醫院為重點、以縣鄉村三級醫療聯動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的立體化健康扶貧體系,讓永平縣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疑難雜症有專家”。

  這支隊伍來自復旦大學。自2012年以來,復旦大學通過支援設備、醫療隊派駐、專家帶教、崗位培訓、會診義診、遠程醫療等多種方式對永平進行定點扶貧,復旦大學先后選派了8批41人次醫療隊常駐永平,接待門急診病人近7700人次,建立了5個專家工作站,激活了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能級。

  “這是對我的精神激勵,我把它挂在辦公室的牆上。”永平縣人民醫院內一科醫生田大全,珍藏著一件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白大褂。

  “原先,我們不敢診斷腦血管疾病患者,都要轉診到別的大醫院去。現在我們很有自信,讓他們在永平看就行了。”田大全很自豪。他前去“拜師”的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在全國名列前茅,在那裡,他學會了診斷許多常見卻難以分辨的疾病。

  “緣分”開始於2012年。在教育部首批高校扶貧名單中,永平縣成了復旦大學的定點扶貧對象。這個九成以上都是山區的地方,全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有1170戶、4188人,分別佔貧困人口的25.42%和26.98%。

  針對永平縣鄉村醫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技術匱乏的難題,復旦大學以實施鄉村醫生遠程培訓“全覆蓋”項目為核心,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精心組織培訓鄉村兩級醫務人員14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永平縣鄉村醫生診療水平,縣域內患者就診率上升至90.4%,轉診率下降到9.6%,讓“小病不出村”有了可能。

  一張薄薄的病理切片,往往是診斷的“金標准”。可永平縣病理檢查領域幾乎是空白,病理醫生的培養又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怎麼辦?經過綜合考慮,復旦大學決定開啟“互聯網+醫療”的新模式。

  2017年4月,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搭建起“雲病理”診斷平台,“復旦金山—雲南永平病理遠程診斷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幾百張病理切片被高精度掃描儀掃描,從這個小縣城裡的醫院,通過網絡直達上海。病理切片發送給金山醫院專家,幾個小時后就能反饋回來報告。如果病理切片十分疑難,復旦病理中心還會組織全國一流專家進行再會診。

  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有一個專項基金“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定點支持雲南省的“心·肝寶貝”公益救助項目。項目以永平縣為試點,逐步覆蓋雲南省,為西部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先心病和肝病患者提供精准醫療救助,目前已救治先心病患兒和肝病患者41例。

  “雲南當地的醫療設備並不比上海差,他們缺的是專家和技術。我們派出一流團隊,同時遠程指導,確保當地患者得到救治之時,當地醫生也能跟著學先進技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說。為此,“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制定了“先學、后教、再做”這一循序漸進的幫扶模式。通過院士遠程會診、指導公益手術,專家團隊手把手帶教這一形式,“心·肝寶貝”公益救助項目有望實現“授人以漁”,讓當地醫生有能力獨立開展一定難度的手術。

  大醫治未病。在永平縣,復旦大學建設起“體檢—醫療”一體化基層健康平台,開發了“鄉村體檢平台”,對接雲南省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和雲南省家庭醫生簽約系統,在永平縣博南鎮14個村試點推行,共有3200人次參與集中體檢。此外,還協調社會資源為14個村衛生室配備健康一體機,為11300余名群眾提供健康體檢服務。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