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村:國門村寨新事多

2020年02月14日07:47  來源:雲南日報
 

站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鎮界碑村村口,抬眼就能看到中老邊境勐康口岸邊貿市場。春節前,記者來到界碑村時,村黨總支書記吳君華正在和駐村的扶貧隊員開會。作為深度貧困村,如今家家戶戶建起了新房,村黨總支正鉚足干勁要將村寨建成邊境小康村,展現國門新形象。

“我們村是離國門口岸最近的寨子,大家在這裡扎根就是要守土固邊。”吳君華說話帶著明顯的昭通口音,2003年,他和237戶群眾響應政府跨州市移民政策從昭通大關縣搬遷到邊境口岸,從剛來時候住進政府統一建蓋的磚瓦房,到現在村裡家家戶戶自己動手建起新樓房,國門村寨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吳君華帶著記者在村裡轉悠,從通往口岸的柏油路主干道,到連接進村的水泥硬化路,群眾出行全程腳不粘泥。全村共劃分為10個村民小組,全部278戶人家全部集中居住形成一個大型村寨。一棟棟安居房沿著一條人字形的寬敞水泥硬化路排列布局,在寨心位置,建起了三角花園,一些村民在榕樹下納涼、打牌,悠然自得。

“村裡建房修路大家都是互幫互助,都希望把邊境村寨建設得更好,除了長期外出務工的10余戶村民外,其余全部啟動新房建設改造,整個村寨完全變了樣。”看著村寨面貌煥然一新,村民日子越來越好,吳君華對今后在邊境口岸的生活更有信心,雖然一開始搬遷由於人多地少,大家時至今日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靠外出務工,但他相信隨著沿邊擴大開放,已經有10多位村民在口岸搞運輸,有的村民開起了客棧,有的還去邊民互市做起了生意,收入渠道更加多元。

在脫貧攻堅中,江城縣重點扶持邊境村寨群眾實現住房保障后,又按照人均3畝產業地要求的標准,政府整合項目資金為界碑村群眾配置了茶葉、咖啡等經濟林地。村黨總支部積極規劃產業發展,將全村600畝茶地按照生態有機標准打造,目前,村裡已建成兩個茶廠,收購鮮葉價格達每公斤8元,產業培育幫助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產業增收。(沈浩 李漢勇 文/圖)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