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俗,“土味”中帶著“潮”與暖

2020年02月06日09:5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新年俗,“土味”中帶著“潮”與暖

兒童在西安碑林區文化館參觀關中花饃作品。新華社發

春節期間,一名結束醫學觀察的武漢滯留旅客在留言牆上寫下感謝和祝福的話,傳遞信心力量。新華社發

民間藝人在四川閬中古城表演舞龍舞獅。新華社發

劉曉峰 郭紅鬆繪

蕭 放 郭紅鬆繪

張 勃 郭紅鬆繪

編者按

正月十五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雖然這個春節對於人們來說十分特殊,但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內核與民族傳統、所承載的美好期盼與生命智慧,永遠為我們所需要。

中華民族的節日,往往有著“土生土長”的親切與悠遠。帶著泥土味道的春節民俗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在時代的變遷中,在科技與創意的影響下正日益煥發新氣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示的那樣,不斷完成著自身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然而,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節日所帶來的溫暖與力量。光明智庫約請嘉賓與您共話春節民俗,探討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碰撞,挖掘民俗文化中蘊含的精神財富,並從跨文化傳播角度剖析中國民俗如何走出去,在海外綻放華彩。

本期嘉賓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 劉曉峰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 蕭 放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 勃

舊時憶:許下美好願望,獲取堅忍力量

光明智庫:隨著正月十五的臨近,春節帶來的“年味兒”就要淡去了。這段時期,人們一邊心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邊也少不了節日習俗的陪伴。在春節民俗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且具有時代生命力,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張勃:談春節民俗,必然要提“拜年”。拜年傳承久遠,漢代時已經舉行拜年禮。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乃家室尊卑,無小無大,以次列坐於先祖之前,子、婦、孫、曾,各上椒酒於其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友、親、鄉黨耆老。”今天,延續千年的習俗發生了諸多改變。人們通過血緣、姻緣、地緣等建立的交往圈日益擴張,加之人與人之間空間距離拉大,人們越來越習慣於通過電話、郵件、微博、微信等媒介拜年,熱烈而便捷。

拜年是人們共同迎候新年、交換祈願的儀式。面對新的一年和即將到來的春天,人們通過拜年迎接、慶祝、許願﹔拜年還是維護社會關系的重要儀式。通過拜年,平時疏於交往和聯絡的社會關系重新得以連接和深化。

今年春節,由於疫情防控,拜年活動也受到很大影響。然而,不能見面並不代表不相挂念,人們用網絡、電話等方式進行的拜年一如往常,甚至傳遞的情意更加濃厚。尤其特別的是,今年的拜年用語發生了重要變化。往年,更願意互祝“恭喜發財”之類,而今年出現頻率最高的祝福,當屬“身體健康,吉祥平安”之意。

這種特殊的拜年方式,非但沒有消減親情、友情,反而更加彰顯真情的力量與可貴。面對疫情,每個人都難免感到渺小和孤獨,也難免會擔憂與恐懼,而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傳來的問候與祝福卻跨越空間距離,實現了心的凝聚。還要看到,共同抗擊疫情的堅守,使今年的春節更具有熾烈濃厚的家國情懷。人們在相互問候的同時,更加關注親友、鄰裡的健康和國家阻擊疫情的進展,並相互鼓勵、傳遞信心。家國一體的情懷、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變得格外強烈。

蕭放:我印象最深的春節習俗是祭祖。春節是我們與親人團聚的日子,也是與故去先人進行精神交流與對話的重要契機。通過這種代代傳承的活動,強化了木本水源的根脈意識,使我們在慎終追遠的歷史傳承中獲取堅忍與堅守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在祖先的目光下團結前行。由祭奠宗族先祖,我們總能想起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先賢志士。在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先輩為了家國安寧、子孫繁衍而勇於奉獻,乃至犧牲。今天,面對威脅人民健康的病毒疫情,我們隻有像他們一樣,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才能盡我輩之力,守護家安國泰。

我們也會想到,春節之際,有多少人因為防控病毒感染而遠隔他鄉,又有多少醫護人員奔赴救治防控的第一線。他們不能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與親人同杯共飲、暢敘親情,但今天通達四方的網絡等現代手段,讓我們能夠超越空間的分隔,送上對親人的祝福。我們雖然身體隔離,但相互關愛相互牽挂的心情更為熾烈,也更加覺出家國安定、天人和諧的生活理想有多麼可貴。

轉變中:隨時代變遷,讀懂年俗的穩與變

光明智庫:AI對聯、創意年畫、電子煙花……近幾年,“土味”年俗因新元素的融入而更具光彩。促成這種變化的原因何在?

蕭放:中國曾長期處於農業社會,人倫關系相對穩定,年節習俗模式也遵循傳統。但模式穩定不等於沒有變化,穩定的是倫理精神核心,變化的是物態載體與行為方式。在由農業社會向信息化、智能化社會演進的過程中,我們的社會基礎與人際互動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AI對聯、創意年畫”等,都是由科技與理念變化而引起的年節習俗變化,是時代變遷的自然產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因年節而產生的共同體意識會不斷增強。

張勃: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春節一直處於變化當中。

春節的時間有變化。春節是歲首,是標志年度轉換的節日。比如商朝的歲首在夏歷十二月,周朝歲首在夏歷十一月,秦朝建國后,以夏歷十月初一為歲首,漢則延續秦制。直到漢武帝頒布《太初歷》,將夏歷正月初一立為歲首,后世春節的標志性時間才確定下來。

春節的影響空間有變化。春節原本只是中華大地上的節日,但隨著人口的遷移、文化交流的頻繁,春節流播范圍擴大,被許多國家所接受,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春節的名稱有變化。如漢代多稱為正月旦、正日,魏晉隋唐時多稱為元正、元日,宋代之后多稱為元旦、新年等。現在最為大家熟知的“春節”名稱,距今僅有百年歷史。

春節變化的原因復雜多樣,大致而言,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科技水平的進步、觀念的更新以及人們的主動創新,都可成為春節變遷的作用力。

以過年放爆竹為例,最早的爆竹是將真正的竹子放到火中燃燒,使其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避山臊惡鬼”。火藥發明后,出現了用紙將火藥重重包裹制成的鞭炮,成為過年時極重要的標志物,“爆竹聲中一歲除”。近年來,出於環保、安全的考慮,爆竹燃放大大減少,電子鞭炮應運而生。

劉曉峰:民俗文化雖然存在一定的穩定性,但從古至今又一直處於變化之中。有時候習俗形式保存下來,精神卻已經改變﹔有時看似形式發生變化,其靈魂卻得到了完整保留。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以前春節,多是兒女回到老家,圍繞老人團圓過年。但現在,很多夫妻更願意把雙方父母四位老人從家鄉接到身邊,祖孫幾代一起過年。從奔向鄉村變為奔向城市,從奔向老人變成以兒女的小家為中心,雖然形式變了,但團聚的魂兒沒變。

傳下來:舊民俗這樣煥發新氣象

光明智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您認為,春節民俗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應如何實現?

劉曉峰:春節生發於傳統農業社會,當我們進入現代工業社會,春節習俗必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可能保有生命力。

千百年來,節俗不斷傳承發展,許多節俗與人們生活的演進相適應,符合年節文化的內在邏輯,有利於反映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故而一直存續﹔但也有一些年俗面臨生活條件、環境、理念變遷的挑戰,不創新改變就很難存在。而科技水平的提升,則為這種轉化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准備了條件。我們應該善於運用科技、信息化、智能化的力量,為舊年俗轉換新形式、注入新能量。

蕭放:春節以喜慶祥和為主題,在呈現方式上,既要繼承傳統也要更新傳統,既要傳承歷史也要融入生活。例如,將買年貨升級為春節文化博覽會,將團圓守歲變成全村辦“春晚”,春節的社會功能價值得到顯著增強。又如,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代之以懸挂大紅燈籠,以視覺效果達到溫暖人心的作用。而在人口較少的鄉村,特別是空心化嚴重的村落,在安全防火措施到位的情況下,適量燃放煙花爆竹具有活躍鄉村、營造氣氛、緩解鄉愁的效果。元宵佳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節日,也是大年最后的高潮。各地都充分利用地方傳統,採用文旅融合的創新設計,依托現代聲光電的新技術,開展為大眾喜愛的元宵燈會,令人充分領略舊民俗所釋放的新氣象。

須注意的是,年俗的創新轉化必要且必然,但年俗中也包含著古人世代積累的生命智慧與文化精髓,有很多值得今人傳承與借鑒。例如,年節飲食文化。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強調天人協調的倫理文化,反對向大自然過度索取,飲食倫理同樣講究中正平和,對於奇味異味一向持排斥態度,以破壞天人平衡的“竭澤而漁”、濫食野味奇珍等為禁忌。即使豐盛的春節家宴,也是如此。我們今天的節日飲食,應該傳承古人智慧,以更健康更合理的科學膳食,以對野味“獵奇嘗鮮”說“不”的堅定,讓生活更平安、更文明、更美好。

走出去:打通情感才能求得共鳴

光明智庫:春節之前,“李子柒式過大年”吸粉無數。自媒體短視頻海外走俏,這給春節民俗的跨文化傳播帶來哪些啟示?

蕭放:春節是百姓自己的節日,以貼近人性、貼近民心、貼近生活的直播方式,傳播來自東方既陌生又親切的春節文化,自然會在跨文化語境中獲得熱切反應。

民俗文化微觀而不宏大,具體而不抽象,生動而不古板。因此,民俗文化海外傳播應遵循三大原則:一是從人性的普遍性角度講述中國民俗,易於溝通理解﹔二是從相互關心與尊重的人情倫理角度講述中國民俗,易於引發共鳴﹔三是從凸顯民族智慧與技藝的角度講述中國民俗,易於贏得國際友人對中國民眾生活智慧的欣賞與喜愛。

在跨文化傳播中國民俗時,應充分展示中國民俗文化的生態保護理念、相互關愛的利他倫理、崇尚中庸和平的民俗品格,以及心靈手巧的民族智慧與文化創造力。

張勃:在歷史長河中,春節以其巨大的文化魅力不斷傳播,已經成為多民族、多國度共享的節日,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種貢獻。費孝通先生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春節的歡樂祥和、和諧理念、更新意識契合人性需要,具有人類共享的價值。然而,一種文化要被他者認可,首先要被他者認知。要想讓春節惠及更多人,就需要重視文化的有效傳播。一些關於春節的自媒體短視頻海外走俏,一方面說明春節魅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說明必須重視發揮新媒體作用,培養更多普通人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者。

開展歡樂春節活動,將春節文化送出去,也是傳播春節文化的好方式。與此相應,通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吸引更多外國朋友來中國過春節,同樣重要。

此外,傳播春節文化,需要重視對春節符號的宣傳、運營和利用。春節是一套符號體系,包括與春節相關的食品、飾品、祭品、玩具、文藝展演等,每種符號都牽動著一條產業鏈,都可以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元素。對這些符號的自覺研發和商業化運作,不僅能有效促進經濟增長,還利於春節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事實上,隻有人們將春節符號作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春節才能在現代社會深深扎根。(記者:李曉、王斯敏、王倩)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