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真的不如小寒冷?

2020年01月20日09: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真的不如小寒冷?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是冬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人們在為迎接春節做准備的同時,也會順應天時,在飲食上做出一定調整,比如吃糯米飯滋補御寒、炸春卷等等。在古代,大寒時還要開始儲存冰塊,以備夏天到來時消暑降溫。

  資料圖:蘭州迎來降雪天氣。當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圖為市民雪中出行。中新社記者 楊艷敏 攝

  大寒一定比小寒更冷嗎?

  一歲榮枯,自有時序。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每年公歷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對大寒名稱的由來,《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按照上述說法,可見大寒時天氣極冷。但由於它到來時,一般已經臨近歲末,過不了太長時間便是立春,所以不見得比小寒更冷。

  在這個節氣裡,農活依舊很少。在北方許多地區,老百姓們忙著積肥堆肥,為開春做准備。人們還參考大寒氣候變化,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收獲情況,比如“大寒無風伏干旱”等等。

  大寒時節要“藏冰”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之外,鳥獸飛禽也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特征、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志。

  資料圖:遼寧沈陽,一位女乘客坐在凝結出冰花的車窗旁。當日是大寒節氣,遼寧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走低。中新社記者 孫昊聲 攝

  此外,大寒出現的花信風候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生於江南一帶)”,也可以作為判斷大寒時序的參考標准。

  按照歷法來說,由於立春多數時間是在新年后,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氣,所以也有“大寒迎年”的說法,此時街頭巷尾張燈結彩,到處喜氣洋洋。

  據民俗專家蕭放介紹,明代大寒前后,皇宮會組織人藏冰,人們將已凍得非常厚實的冰面切割成一米見方的冰塊,用溜槽將冰塊提到岸邊運至冰窖中,然后封固,以備夏天到來時降溫之用。

  到了清代,藏冰的傳統依然被延續下來。北京的冰窖口胡同就是當時的藏冰地之一。

  年味漸濃,准備迎接春節

  有趣的是,在這段時間內,人們除了准備年貨,打掃屋子、腌制臘腸臘肉外,過去還會爭相購買芝麻秸儲備起來。

  有一個說法稱,在除夕之夜,人們需要把芝麻秸鋪在路邊或者院子裡,孩子們在玩鬧中,把這些芝麻秸踩碎了,諧音“踩歲”,又因為“碎”、“歲”讀音相同,所以意味著“歲歲平安”。

  資料圖:農歷“大寒”過后,廣西柳州市融安縣各族群眾趕制臘肉、臘腸等臘味,備年貨迎接新年。譚凱興 攝

  另外,芝麻秸還有“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美好寓意,求得新年的好彩頭,這也使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烤紅薯、冰柿子、凍酸梨都是此時的美味。大寒時節天氣依舊“凍人”,約上幾個好友,吃點火鍋,或者圍爐夜話,也十分溫馨。

  蕭放提到,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生活文化、養生常識。也透露出“天人合一”的哲學智慧,要求尊重自然,這在今天仍然適用。(上官雲)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