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不能光顧盈利忘了公益

2020年01月13日08: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互聯網+教育”不能光顧盈利忘了公益

“現在,我們的孩子們正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網絡教育四個跑道上同時奔跑,這之間的撕扯非常嚴重。因此如何融合、重構我們的教育形態,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張志勇教授說。

近日,人民政協報社-人民政協網舉辦了名為“互聯網+助力教育資源均衡化”的研討會,眾多專家就“互聯網+”環境下的教育生態問題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曾經有人認為“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逐漸消除學校教育的邊界。但是,有著多年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經驗的張志勇教授卻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更多的從推動教育公平的角度來看教育信息化問題,“我們要意識到,教育的數據鴻溝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張志勇說。

為此,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教育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雷朝滋特別提到曾經引起熱議和爭論的“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一塊屏幕’展現了信息化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上的強大力量,讓人們看到了實現區域、城鄉、校際優質資源共享、教育均衡發展的可能性,也向人們傳遞了技術改變教育、教育改變命運的信心。”雷朝滋說。

“互聯網+教育”正在從兩個方面改變教育:一是在教育的技術形態發生重大變化﹔二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網絡教育整合重構而形成的新的教育形態。不過,“在這兩個作用之下,‘互聯網+教育’是一個公共服務體系還是一個市場配置體系?”張志勇說,如果否定了“互聯網+教育”的公共服務屬性,教育信息化的戰略與追求和促進教育公平的價值取向就是背道而馳。

該如何建設“互聯網+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張志勇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財政支持體系的建設問題。利用教育信息化戰略推動教育公平的成本,包括硬成本、軟成本和互聯網教育的運行成本。這些成本在現有的教育經費政策工具中並沒有清晰的實現路徑。

其次是“互聯網+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真正的新形態學校教育出現之后,支撐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平台是學校各自為戰,還是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統一建設?是由縣級政府、市級政府、省級政府,還是由中央政府建設?”張志勇說,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影響新的教育形態的形成。

第三是建設“互聯網+教育”課程資源體系。

“互聯網+教育”公共服務的課程資源從哪裡來?張志勇認為有三個來源:一是教材供應商組織教材編寫專家團隊提供與教材配套的互聯網教育資源,包括備課資源、作業資源、評價資源和評價、管理工具等﹔二是各級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提供大量的公共教育課程資源﹔三是學校購買適合本校需求的課程資源。

“應該建立一個課程資源的專業標准和准入機制,以及健康、安全、專業的課程資源供給體系。”張志勇認為還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是建設“互聯網+教育”教學體系。眾所周知,當前城鄉教育、區域教育之間依然存在差距。張志勇認為,建立“雙師教學”體系,開發“智慧學伴”等工具,是縮小這種差距的積極探索。“這個體系不是把名師課堂直接通過互聯網呈現出來,而是建立一個現實的公共教學體系。”張志勇說,在新的教育形態下,學校教育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亟待培養一支教育技術專業隊伍,因此,還要建設“互聯網+基礎教育”專業人才隊伍。

令人欣喜的是,專家的建議已經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門的重視。雷朝滋透露,教育部即將出台政策,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利用專遞課堂解決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師少教、開不出開不足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或者按照教學進度,利用互聯網推送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利用名師課堂解決教師教學能力不足、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推動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專業發展,使名師資源得到更大范圍共享,提升廣大教師特別是薄弱學校教師的教研能力與教學素養。

“利用名校網絡課堂應對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范圍內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雷朝滋說。

(責編:薛丹、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