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鎮康縣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2020年01月02日15:42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鎮康縣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隆冬時節,走進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捧鎮岩子頭村小漁自然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嶄新寬闊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民居,郁郁蔥蔥的庭院,清新而殷實的新農村氣息扑面而來。

搬遷戶秧太籽邊打理著庭院裡的菜園邊感慨說:“從趕個集都坐不上車的山頭搬到這裡,住上了安全舒適漂亮的房子,我們真的是享了共產黨的福。”

據悉,近年來,鎮康縣部分生活在高深山區、半山區的群眾,就醫、上學、出行、飲水等生產生活條件艱苦不說,還時常有自然災害發生。為此,鎮康縣想方設法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通過整鄉搬遷、就近收縮等方式,從精准識別搬遷對象入手,嚴把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審核關,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實施主體、一抓到底”的推進機制,做到“應搬盡搬”。小漁自然村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工程成為該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點民生工程。

“我們嚴格按照‘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六類搬遷區域標准,明確搬遷對象識別認定程序,確保搬遷對象精准、程序合法。嚴格項目程序、確保工程建設合規。統籌協調縣級相關部門,將整村推進、人畜飲水、鄉村公路等項目整合到安置區,各級各部門在產業發展項目布局和民生資金安排上,優先向易地扶貧搬遷農戶傾斜,合力解決搬遷農戶后續生計問題。同時,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量安全。”鎮康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王吉李介紹。

不僅要“搬得出”,更要“穩得住、能致富”。鎮康縣突出“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的工作思路,堅持產業發展和就業扶持與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確保搬遷農戶后續增收有保障。在產業發展上,結合新村建設“人畜分離”要求,集中安置點同步規劃建設集中養殖小區,引導搬遷戶開展適度規模、標准化科學養殖。目前,該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累計建成集中養殖小區6個5360平方米,發展養殖生豬1200頭,預計可增加收入150萬元、戶均增收0.5萬元。

鎮康縣勐捧鎮岩子頭村支書李培成很有底氣地說:“搬出來以后,產業上重點帶領村民種植香料煙、人畜分離搞養殖,人居環境提升上添草增綠,讓搬遷點更加生態宜居。”

打理庭院內的菜園子、管護香料煙地、喂豬,閑時看看電視、嘮嘮家常,這便是秧太籽稍顯忙碌而又愜意的生活。像秧太籽一樣,小漁自然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81戶群眾從山區裡搬遷出來,有了一方新天地,過上了新生活。

目前,鎮康縣易地扶貧搬遷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1212人,通過集中安置244戶986人,分散安置52戶226人,建設集中安置點7個,分散安置點3個,各項建設任務現已全面完成,搬遷人口已全部入住。

下一步,鎮康縣將按照脫貧不脫幫扶的工作要求,持續加大對搬遷農戶后續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堅持市場導向,結合各安置區土地、氣候、勞動力分布等資源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和鄉村旅游業。同時,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農戶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依托電商平台,千方百計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讓搬遷群眾實現長遠穩定增收。(李麗君、秧忠富、段子善)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